中金所:推进金融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12月5日,中金所副总经理李海超在广州参加一个财经论坛时表示,中金所将稳步推进股指类、利率类、汇率类期货、期权新产品供给,推进金融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国际投资者运用金融期货的渠道。
李海超说,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外资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市场高水平开放,“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放开QFII/RQFII额度限制、取消外资持有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持股比例限制等政策陆续落地实施,外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障碍越来越少,参与路径、范围越来越广。未来,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吸引更多外资进来,并留住这些外资,利用好外资。从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金融衍生品在吸引外资、服务外资、留住外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方面,金融衍生品直接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是许多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的“必需品”,而不仅仅是“调味料”。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满足外资进入后配套的基础风险管理需求。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通过优化金融现货市场环境,夯实市场发展基础,间接提升本土资本市场吸引力。在我国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同时,吸引外资进入本土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发展与之匹配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自2010年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以来,我国目前已有6个金融期货产品。9年多来,金融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功能逐步发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基础的风险管理工具。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产品供给不足,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与现货市场发展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李海超表示,在债券现货市场,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银行间市场、“债券通”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易,但还无法进入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在股票市场,境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多个渠道进行交易,但只有QFII和RQFII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大量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进入A股市场的投资者,依然面临着风险管理工具缺失的困局,基本的风险管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他表示,下一步,中金所将在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总体方案,努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的金融期货市场,为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服务,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争取更大作为,促进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稳步推进股指类、利率类、汇率类期货、期权新产品供给,努力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发展进程相匹配、与资本市场改革需要相配套的衍生品体系,为经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保驾护航。今年11月8日,证监会宣布在中金所上市沪深300股指期权。近期,中金所正在积极做好股指期权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进一步优化规则制度体系,完善交易机制,提高投资者参与便利程度,与国际接轨,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前瞻性、开放性。三是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形成机构更多、更好、更充分参与金融期货市场的局面。四是坚持与现货市场对外开放相协调的原则,推进金融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国际投资者运用金融期货的渠道。五是努力提升科技监管水平,进一步增强市场预判风险、发现风险、处置风险的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平稳有序、规范透明、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
(摘自中期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