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期权做市商机制
在12月1日举行的2019年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场活动上,来自券商的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场内与场外市场、境内与境外市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期权做市商机制。
中信证券执行总经理蔡成苗表示,近几年,部分券商和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加快开拓场外衍生品业务,但由于缺少对应的场内期权品种,场外期权存在定价难、对冲难等诸多问题,客户也会对金融机构报价存在疑虑。场内期权的扩大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总经理胡锡莎也建议,要加强场内业务与场外业务的联动性与协同性。“场内外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建议进一步丰富场内期权品种和场外期权可挂钩标的,满足投资者的真实风险管理需求。”
胡锡莎同时建议,促进境内外协同发展,借助期权工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市场参与者应注重投资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为零售客户、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等客户提供服务。建立长效的跨境联动机制,满足资本市场的各类需求。
此外,她还呼吁扩大参与场外衍生品的投资者范围,对于有真实套保需求的一些中小微企业可以适当放宽参与要求;对于股票回购和大股东增持、减持等需求,如果通过场外衍生品的方式,可以更精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也可以避免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
谈及国内期权做市商机制,蔡成苗认为,随着更多标的的期权产品有序稳定推出,目前的持仓限制对很多大机构的风险管理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放宽,同时引入大宗交易机制,让交易更加便利,让做市商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他还建议,建立更灵活的做市商准入和退出机制,目前做市商申请比较严格,随着做市品种的增加,准入和退出的机制需要更加灵活,更多的机构会参与做市业务,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竞争环境。
同时,建立更精准的评判标准、更丰富的补偿方式、更有效的资金使用和更多的保护机制等。
蔡成苗特别强调了做市商的风险管理。在他看来,能否严格风险管理决定了期权做市商能否长期在期权市场中存活下来,尤其是在市场剧烈波动、需要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时候。“做市商要自律,始终明确自己的盈利模式,不要持有太多太久的投机性交易头寸。”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期权做市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四类。一是市场风险,包括持仓风险、临近到期风险等。二是系统风险,包括系统升级迭代风险、风控制度设计缺陷、服务器和网络问题等。三是交易风险,包括前台交易员交易风险、参数设置与修改和后台资金结算等。四是模型风险,包括定价模型、波动率模型、利率模型等。
(摘自中期协)